第(1/3)页
这次参加行动的,除了封锁道路和城门的军团兵,还有一部分盟友部队。城墙下,医院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的人,也已经集结起来。
郭康和他们打了个招呼,发现除了带头的医院骑士团罗贝托大团长,圣殿骑士团的总管约翰爵士也出现了。他胳膊上打着夹板,头上也缠着绷带,因此都没法好好戴头盔,只能临时顶着个他英格兰老家那边,步兵常用的锅状头盔——也就是那种“飞碟帽”,勉强应付一下。
郭康有些惊讶,便劝道:“今天的任务并不急迫,也不需要你们都亲临指挥。你这个状态,还是回去养伤吧。”
“不碍事,不碍事。”约翰爵士却连连摆手,反倒一幅很兴奋地样子:“有这种机会不容易,我还是参加比较好。”
“那具体任务,他们给你通知了吧?”郭康只好确认道。
“不就是去抢萨拉森商人么?”约翰爵士兴致勃勃地说:“您放心,我们骑士团很专业的!”
“呃……”
郭康一时不知道怎么给他解释好,不过看他的精神状态,完全没有因伤而萎靡不振的样子,只好点点头,应了下来。
脱欢之前吩咐说,动手打人抄家之类的事情,都交给这帮盟友去干。目前看来,他们确实很专业,甚至好像有点专业过头了……
“大人,我们该出发了。马穆鲁克们都已经先走了。”伊德里斯在旁边提醒道。
郭康点点头,连忙拉着他,跳上车,让车夫跟上,去追那队马穆鲁克。
“他们怎么跑这么快啊。”他忍不住说道。
“台吉之前召集他们的时候,给每个人都发了十枚金币当见面礼。这次还许诺,给他们这伙人,再发一万个迪拉姆银币当开拔费。”伊德里斯回答:“谁拿了这笔钱,都会心动的。”
“而且,我们这边,很久都没有迪拉姆货币流通了。他说的迪拉姆银币,很可能是你们罗马的银币。”他想了想,又补充道:“马穆鲁克们肯定能想到这一出,所以才会这么激动的。”
“这银币还有什么讲究么。”郭康好奇道。
“埃及的货币,现在特别混乱。”伊德里斯摇摇头:“我没记错的话,从法蒂玛王朝衰落之后,这边的货币就没正常过几年。”
“埃及这边的金币叫第纳尔,银币实际上应该叫‘迪尔汗’。历史书说,这两个词,都是希腊、罗马人那边来的。”他想了想,介绍道:“希腊人的银币,叫德拉克马。伊斯坎达尔大王征服了大半个已知世界,所到之处,就推行自己的币制。一直到现在,我们都在沿用。”
“伊斯坎达尔之后,波斯地区被好几个王朝先后统治,不过他们的货币都没有改变。波斯语里,把德拉克马念做‘迪拉姆’,直到萨珊王朝的时候,波斯银币还是叫这个名字。不过阿拉伯语里,德拉克马被读成‘迪尔汗’,因此大家也经常这么称呼。”
“不过,这二者严格来说,是两种重量和币值都不同的货币——虽然他们确实是一个名字,只是读音有点差别。”
“这是为什么啊?”郭康奇怪地问。
“正统哈里发时代,我们开始自己铸造钱币,但当时大家对此一无所知,完全就是抄罗马人和波斯人的币制。到倭马亚王朝的时候,制度正式确定下来,不过现在看,他们好像抄反了。”伊德里斯说:
“在原罗马地区,比如叙利亚,货币制度模仿的是罗马人,使用金币作为主币。当时罗马金币叫索利多,新发行的阿拉伯金币是仿制它而来,名字改叫第纳尔——当然,这个词,一样是个罗马词,只不过用的是罗马人已经废弃了的一种钱币的名字。”
“但第纳尔的重量,却不是罗马重量体系。罗马索利多的重量是七十二分之一罗马磅,而第纳尔的重量,却是按波斯人的制度,是一个伊斯坎德尔的德拉克马的重量。”
“在波斯地区,人们习惯以银币为本位。新发行的货币,也沿用习俗,是一种银币,名字就叫迪尔汗。但这种迪尔汗的重量,又是根据罗马磅算出来的。”
“啊?还能这样?”郭康之前,还没听说过这件事。
“倭马亚王朝的重量单位,叫阿拉伯磅。其实,这就是罗马磅的变种——把阿拉伯磅分成15份,其中一份是哈里发收的铸币税,剩下的14份,正好就是一个罗马磅了。这单位就是这么来的。”伊德里斯解释道。
“他们是不是故意的。”郭康猜测道:“这样互相交换,一方面比较省事,一方面也可以对冲两边的影响,避免前朝的文化影响太大。”
第(1/3)页